历史记忆

电影《地道战》诞生记

网易历史  2009/5/15 23:04:03

地道战剧照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四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地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流畅,高超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 “经典之作”。

  1963年初,八一电影制片厂接到了总参谋部指示,要求拍摄一部“民兵革命传统教育片”。目的要体现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还要让观众能学到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虽然是军事教育片,但为了增强影片的可看性,总参要求八一厂运用故事片的形式来拍。八一厂厂长陈播受命后组成了一个由八一厂和工程兵组成的剧本创作小组,并派擅长拍故事片的任旭东参加。

  创作组到冀中地区进行采访后,先由工程兵的两个参谋写提纲,由于他们不懂电影,写了两次都没通过审查。1964年底,陈播又找了一个专业编剧来写,但他花了二十多天写了三万多字却还不见“地道”两个字,直到次年三月,还没拿出个象样的剧本来。陈播这下可急坏了,对任旭东说:“按你的设想写,想怎能么拍就怎么拍吧。”

  有了陈播这句话,任旭东写起来就摆脱了条框框,召集大家研究起来也有了底气。他又带着影片领导小组历时几个月到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的二十几个村寻找拍摄素材。但奔波了好久却依然没个头绪。带着这种苦恼他和摄制组走进了高平村。

  高平村在抗日战争时期约200户人家,在当地是个有名的抗日村。据一项资料显示,在抗战期间该村民兵用子弹壳制造再生子弹5000余粒、用砖石制造地雷、手榴弹数千枚。他们充分发挥地道战、地雷、手榴弹的优势,在村落战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先后粉碎日伪军5次“围剿”,打得敌人闻风丧胆。任旭东在初步了解高平村抗日斗争成绩后,感到在这些数据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们所知的生动抗日故事。果然,当他走进当年抗日老战士家里,与他们交谈中,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开始展现在他的脑海中。这个人就是高平村的抗日英雄刘傻子。高平村周围3里地都是日伪军的炮楼,时常遭到敌人“围剿”。为了打击敌人,1943年,高平村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组织民兵开始挖地道,并逐步把单口地洞发展为多口地道。这些地道通过“抗日沟”与邻村相连。正是在这些地道的掩护下,刘傻子带领群众屡屡打败前来围剿的敌人。高平村成为正定县抗日模范村,刘傻子当选为晋察冀边区地道战战斗英雄。令人惋惜的是刘傻子在一次战斗中因遭遇敌人“回马枪”而英勇牺牲了。

  军教故事片要能吸引观众就关键的是要有生动的故事,高平村那较为完整的地道战资料和刘傻子的事迹一下子点燃了脑海中缺少具体战例的任旭东的创作灵感。他在回忆当时创作情形时说:“1963年,《地道战》影片领导小组曾历时几个月到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的二十几个村寻找拍摄素材,直到在正定高平,我才产生了灵感。在高平村,我们召集11位参加过当年地道战的老民兵谈了一整天,在了解高平抗战的历史资料后,高平丰富完整的地道战资料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灵感找到了,任旭东便和大家一起来构思剧本大纲,框架结构。并确定了以高平村(影片中改为高家庄)地道战战例作为编写剧本的基本素材,写一次战例,写一个村庄,写一个党支部书记,写一个民兵队长。剧中两个主要人物均以刘傻子为原型。支部书记取名高老忠,民兵队长取名高传宝。为了展现战争年代那种特有的革命精神,任旭东还特别安排老村长和高老忠出场后不久便相继牺牲以表现“愚公移山”的革命事业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为体现人民战争的全民性,任旭东在剧中还增加了一个女支书林霞。

  与一般的军教片不一样,《地道战》在介绍地道战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时,更注重战斗形式特殊性中的趣味性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从而使这部介绍战略战术的军事教育片很有观赏性。这样经过前后整整两年的时间,1965年5月,由任旭东执笔的《地道战》剧本终告完成。